2024年暑假期间,在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姜媛老师的指导下,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工科试验班I2302班王璐瑶,2307班张小艺,2313班陈稳诚、王科元,2316班王沐凡、于昀呈前往辽宁四市开启一段穿越时空的了解工业史诗之行。
沈阳---工业的摇篮与记忆
实践团的辽宁工业之旅,从沈阳这座工业心脏开始。沈阳,不仅是中国工业的摇篮,更是一段段辉煌工业历史的见证者。走进中国工业博物馆,每一件展品都仿佛在诉说着沈阳工业的起源与发展。
从沈阳第一机床厂的成立,到沈飞航空博览园中翱翔的战机,实践团成员们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火红年代,感受着共和国工业的脉搏与心跳。沈阳味精厂遗址,如今已转型为文创园,这里不仅是沈阳工业文化的缩影,更展现了工业遗产在新时代下的新活力。
鞍山---钢铁之城的变迁
从沈阳向南,实践团来到了鞍山,这座被誉为“千年钢城”的城市。鞍钢博物馆的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文字,都记录着鞍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程。实践团有幸采访了一位刚刚退休的工程师,他自豪地讲述着鞍钢从过去一个车间需要三四十人,到现在只需三四人,这不仅仅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更是工业精神的传承。
这是老一号高炉电动渣罐车,实践团成员曾经在模拟炼钢系统中看到,这次看到了实物。
鞍山博物馆中,千年钢城的变迁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一座城市与钢铁共生的辉煌历程。
锦州---工业转型的探索者
继续南行,实践团来到了锦州,这里曾是东北的纺织业重镇。在锦州纺织厂原址,我们看到了一座新能源公司的崛起,这不仅是一次产业的转型,更是对绿色未来的探索与实践。锦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工业4.0时代的创新与活力。
大连---面向未来的工业新星
最后,实践团抵达了大连这座面向海洋的现代都市。大连造船厂,作为中国最大的造船基地之一,其雄伟的规模和先进的技术令人震撼。
在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学子共同探讨了辽宁乃至全国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感受到了科技与创新的强大力量。大连,不仅展现了工业的现代魅力,更引领着工业发展的新潮流。
理解与感悟
经过本次实践,实践团队的同学对辽宁工业发展的历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与感悟。
工科试验班I2302王璐瑶:从沈阳到大连,我们的辽宁工业之旅,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对未来的展望。辽宁工业,作为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见证了共和国工业的辉煌,更在工业4.0时代,展现出了转型与创新的强大力量。这段旅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工业精神的不朽,以及工业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深远影响。辽宁工业,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新时代的探索者,其每一次变革,都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工业发展树立了榜样。
工科试验班I2307张小艺: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等,不仅见证了中国工业从无到有的艰辛历程,也展示了中国制造业的现代化转型。鞍山的钢铁产业,特别是鞍山钢铁集团,是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这里不仅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更有现代化的生产线和环保技术的应用,体现了中国工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大连船舶重工集团不仅在传统工业领域深耕细作,更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方面积极探索,推动了中国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这些基地的发展历程,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工业的坚韧不拔和创新精神,也展示了中国工业在全球化背景下,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广阔前景。
工科试验班I2313陈稳诚:参观沈阳、鞍山、锦州、大连的工业基地,深深感受到中国工业的磅礴力量与创新活力。沈阳的装备制造业,鞍山的钢铁工业,大连的船舶与机械制造,每一处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又彰显着现代科技的魅力。这些工业基地不仅是中国工业的脊梁,更见证了国家从工业弱国到制造大国的飞跃。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让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生;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展现了中国对环境保护的承诺。人才与教育的支撑,为工业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这一次我对国家工业实力有了深刻体会,也是对“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直观感受。
工科试验班I2316王沐凡:走访沈阳、鞍山、大连工业基地,深刻体悟中国工业的坚韧与创新。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历史沉淀,鞍山钢铁工业的火红年代,大连船舶制造的海洋梦想,共同编织出中国工业的辉煌篇章。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加速,老工业基地焕发新活力。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展现中国工业的责任与担当。这是我第一次对“中国创造”力量的直观感受,令我感到十分自豪。